以党建为引领奋力谱写律师工作新篇章

在国内律师行业率先成立“两院三中心”、成立全国首家涉外律师学院、首开先河创办广州法律服务交易会、率先评选专业大律师、推动实施民事诉讼律师调查令……近年来,通过探索实施一系列重大创新举措,广州律师队伍更加广泛而精准地融入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浪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州律师在保证全行业不出现重大疫情的同时,勇于担当,为做好全市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支援湖北抗疫一线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服务保障。实践证明,广州律师是一支讲政治、有担当、能战斗的队伍。”广州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廖荣辉颇为自豪地说。

廖荣辉认为,只有坚持党建引领、创新驱动、服务为本的发展思路,才能团结引领广大律师,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增创广州改革开放新优势中主动积极作为,推动律师行业管理与服务工作不断实现新进步,推动广州律师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取得丰硕成果。

据统计,2016年以来,广州律师行业规模实现全新跨越。截至2020年5月,全市执业律师达16000人,律师事务所达770家,营业收入连续4年增长30%,涉外及新兴专业领域法律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全市律师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助力优化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哪里有律师党建工作就跟到哪里

2020年4月22日,广州市律师行业党委率先制定出台《关于落实党员联系群众工作的指引(试行)》,引导全市律师行业党员进一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实现律师事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可以凝聚律师工作的向心力,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廖荣辉说。广州市司法局党委持续加强律师行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哪里有律师,党的基层组织就跟进到哪里,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律师行业的坚强战斗堡垒。

围绕全国律师行业党建全覆盖、全规范、全统领的目标,广州市律师行业党委制定并落实《广州市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截至2020年5月,全市律师行业共有党组织310个、党员4831名,党建全覆盖、全规范基本实现。

实践中,广州市律师行业党委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国律师行业中率先设立广州市律师行业党委党校,打造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示范点10个、律师行业基层党建十大品牌项目10个。今年,广州市律师行业党委正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发展“四大工程”落实落地,实现律师行业党建全统领。

据廖荣辉介绍,目前,广州律师行业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律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彰显,党建工作成果有效转化为推动广州律师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强力量。

严管厚爱并行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加强执业规范和优化执业环境,严管与厚爱并行,才能切实推动律师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廖荣辉坦言。

在筑牢预防、警示、惩处三位一体的执业纪律屏障,持续提高律师规范执业水平的同时,广州在维护律师执业权利方面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新机制、新做法,让律师执业权利更有保障。

2016年,在广州市司法局的指导下,广州市律师协会建立律师事务所纪律委员会和纪律专员制度,陆续出台律师事务所管理、纪律教育培训等配套措施,压实律师事务所防范执业风险、规范内部管理和督促律师规范执业的一线主体责任。廖荣辉表示,通过强化律所负责人主体责任,严格规范实习人员和执业律师的执业行为,切实维护了法律服务市场的良好秩序。

2020年4月23日,在广州市律协持续推动下,广州法院正式开通广州市户籍人口信息查询平台。律师因案件立案、审理需要,可通过广州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立案窗口、“e查询”、广州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平台,查询广州市所有人员的户籍人口信息。这一举措,为广州律师的执业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近年来,广州从多个层面入手,通过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推动律师执业权益落实、鼓励律师主动参与司法体制改革等途径,持续不断优化律师的执业环境。

廖荣辉举例说,为破解调查难取证难这一困扰律师执业的大难题,广州在全国率先推行律师调查令,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在广州市司法局与市律协的持续推动下,2017年8月,广州正式出台民事诉讼律师调查令制度,成为全国首个采取三方模式建立此项制度的城市。目前,由市司法局主办人大代表建议,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实施办法,市律师协会出台规范指引,司法、行政、协会三方紧密配合、保障和规范并重、服务与监管同步的民事诉讼律师调查令制度已从广州走向广东、走向全国。

与此同时,广州市司法局与市律协致力于完善律师会见制度。自2018年1月起,全市看守所不分节假日,全年365天接受律师预约会见,极大地方便了律师刑事辩护工作。

走专业化道路占领法律服务高地

2019年12月2日,广州涉外律师领军人才第一期境外培训班在英国法学大学开班,20名涉外律师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国际仲裁相关课程学习。这是广州创办全国首家涉外律师学院——广东涉外律师学院后组织的首次境外培训。

“近年来,广州市司法局党委明确提出,广州律师行业要坚持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廖荣辉说。

《广州律师986提升计划》作为本届理事会工作的蓝图,出台86项具体措施,合力促进广州律师行业发展全面提速。其中,专业业务能力建设成为广州律师的立身之本、进步之源,从专业支撑、培训体系、专业标杆、专业梯队4个方面形成推动律师专业化发展的合力。为树立标杆,广州市律协首次评选产生了10名知识产权大律师和10名涉外大律师。

实践中,广州市司法局与市律协以严格行业准入、规范执业行为、提升律所管理水平为规范行业发展的切入点,规范做好申请律师执业人员的审核、管理、培训工作,积极营造和提升规范有序的行业生态。

同时,加快构建广州律师品牌标志、品牌感知、品牌传播、品牌文化,全要素塑造和提升广州律师品牌影响力,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国首座由政府和律师行业共同打造的律师大厦--广州律师大厦,初步形成了以广州律师大厦、珠江新城、南沙自贸区为代表的三大法律服务聚集区,成为广州律师品牌的重要标志。

廖荣辉掰着手指一一细数:为增进品牌感知、强化品牌传播、提炼品牌文化,广州市律协在全国首创广州律师文化节,通过为期1年、多达16项的文化节活动,极大提升了广州律师在全国律师行业的影响力;广州市律协首创并连续举办两届中国广州法律服务交易会,着力将其打造成为法律界的广交会……

为对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建设涉外法律服务高地,广州市律协加强与港澳律师行业协会协作,召开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法律服务合作与发展座谈会,持续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投资环境分享会。截至2019年底,广州律师事务所已在境外设立17家分支机构。

关注民生需求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诞生。翌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等法律专业机构、专业人员的作用,帮助群众实现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要发挥人民调解、商事仲裁等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加强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工作,通过社会力量和基层组织务实解决民事纠纷,多方面推进民法典实施工作。”

广州市律协迅即在律师行业中开展大培训,邀请来自立法一线的专家对民法典条文进行逐一解读。广州律师以举办民法典培训讲座、录制特别普法专题等形式,肩负起法律人的职责与使命,纷纷投身到民法典的宣讲释法活动中。

当前,倡导社会责任、共襄社会治理已经成为广州律师的共识。

为反哺社会,广州市司法局坚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引导广大律师积极参与构建大调解格局。2017年以来,广州市律协在广州两级法院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成立广州市律协律师调解中心和30家律师事务所调解工作室。今年,广州市律协再度组建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此外,广州律师还通过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室、专业市场法律顾问工作室等形式广泛参与调解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

廖荣辉表示,设立律师调解中心,是广州积极推进律师调解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着力构建高水平法律服务中心,对探索和完善矛盾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推动广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营商环境是地方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广州市律协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广州市委的营商环境建设工作。2017年,率先成立广州市律政营商环境研究院,依托广州1.6万名律师的专业资源,开展营商环境法治化研究。参与市委市政府起草促进民营经济政策文件工作,市委市政府于2017年9月正式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对优化营商环境、振兴实体经济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2020年,参与市委依法治市办组建的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法治联合体,60名律师入选第一批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专业律师库,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专业支持。2020年4月,市司法局、市律协联合市工信局发起“访百家园区、助中小企业”法律服务暖企活动,组织千名专业律师走进百家产业园区,为万家中小企业开展免费法治体检,为防控疫情、助力复工复产和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此外,广州律师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着力通过参政议政,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据统计,目前,广州律师担任各级人大代表37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46人,其中全国人大代表2人、全国政协委员1人。2016年以来,共提出建议、议案、提案及参与立法共计724件并得到推动落实。

广州律师的参政议政,并不仅仅反映律师行业呼声、推动法治进步,也通过关注社会民生各方面内容,努力以法治智慧破解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其中,诸如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破除集体户口不合理规定等社会民生问题,均不乏律师代表、委员的鼓与呼。

廖荣辉表示,律师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律师参政议政和参与社会治理,很大程度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沿着法治轨道运行,并不断提高社会对律师的认同,在拓展和加深律师与其他行业领域交流协作的同时,推动社会治理实现最大的公约数。 

相关产品

评论